一、考题回顾
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面试考题
试讲题目1.题目:勾股定理
2.内容:
3.基本要求:
(1)要有板书;
(2)试讲十分钟左右;
(3)条理清晰,重点突出;
(4)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。
答辩题目1.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中,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?
2.常见的三组勾股数是什么?
二、考题解析
【教学过程】
(一)引入新课
出示“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”,提出问题:会徽图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?蕴含什么样的数学奥秘?
(二)探索新知
活动1:出示“毕达哥拉斯朋友家地板砖图”。
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图形中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某种数量关系,并提出问题: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具有怎样的关系?引导学生利用面积规律整理归纳得出: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。
问题1: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类似规律?引导学生在网格图利用面积探究规律并归纳出: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。
用a,b表示c的面积,如图7用“割”的方法可得c2=1/2ab×4+(a-b)2;如图8,用“补”的方法可得c2=(b+a)2-1/2ab×4,经过整理都可以得到a2+b2=c2,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。
活动2:引入赵爽弦图,小组合作完成课本拼图法证明勾股定理,并利用数学语言表达勾股定理:在Rt△ABC中,两直角边长为a、b,斜边长为c,则a2+b2=c2.
(三)课堂练习
练习1: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,斜边长为c。
(1)已知a=6,c=10,求b。
(2)已知a=5,b=12,求c。
(3)已知c=25,b=15,求a。
练习2:如图,图中所有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,四边形都是正方形,已知正方形A,B,C,D边长分别是12,16,9,12,求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。
(四)小结作业
课堂小结:
提出问题:勾股定理的內容是什么?它有什么作用?你本节课有哪些收获?
【板书设计】略
引导回顾:勾股定理探究过程及内容。
课后作业:
查找勾股定理的有关史料,趣间及其他证明方法。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广西教师资格证网 [ http://www.jszg.gx.cn/ ]文章归属栏目:
技术支持:深圳市广元创优网络有限公司 粤ICP备19080791号
本站为广西教师资格证网站,所有报考信息以广西招生考试院(www.gxeea.cn)为准。
Copyright © 2016-现在 广西教师资格证 版权所有